乾隆皇帝可谓是“收藏达人”,他一生不仅酷爱收藏字画,而且对各类工艺美术品也极为喜爱,尤其喜好陶瓷艺术,因此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,也就成为他收藏的重点,而作为宋代瓷器“门面担当”的定窑瓷器,自然也让乾隆高看一眼。
我们都知道,乾隆最大的爱好就是写诗,而且喜欢将诗题跋在自己喜欢的书画上,或镌刻在喜爱的瓷器上,在他收藏的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中,除了哥窑以外,被镌刻诗作最多的就是定窑,一共32首。由此可见,定窑瓷器在清代宫廷中是极为受宠的,清代官窑也就投乾隆所好,开始仿制定窑瓷器。
其实,早在雍正时期,清代瓷器烧制工艺就已达到较高水平。雍正六年,清代陶瓷艺术家唐英还曾被派到景德镇督导瓷器生产,在他的指导下,青釉烧制技术在清代有了历史性的突破,并且雍正、乾隆多次召见唐英,命其对五大名窑的瓷制品进行仿造,其中定窑的仿制最为成功,出现了不少能够以假乱真的定瓷收藏品。那么,作为现代人,我们又该如何区分乾隆时期的仿定窑瓷器和宋代定窑瓷器呢?
首先,我们可以从胎质上进行区别。乾隆时期的仿定瓷器,虽然和宋代定窑瓷器的胎质相似,都具有“薄、轻”的特点,但为了达到这种效果,制作仿定瓷器的胎体时,需要先将瓷土淘洗干净,然后用流出来的细泥浆烧制,因此其没有宋代定窑瓷器所具有的韧性,比较脆弱。
其次,通过“泪痕”来进行区分。虽然清代仿定窑瓷器在釉色上也呈“象牙白”之色,色调和光泽与宋代定窑瓷器相近,但由于宋代定瓷施釉时不均匀,会形成“泪痕”,这是烧制时釉水垂流导致的。当然,并不是每一件宋代定瓷都有“泪痕”,但清代仿制品很难制作出“泪痕”的效果。
再次,通过是否有“芒口”进行区分。北宋中期,定窑开始使用覆烧法烧制瓷器,为了防止口部粘釉,会在施满釉的盘碗的口沿处刮去一圈釉,露出胎骨,瓷器烧成后在盘碗的口沿就有一圈露胎毛边的“芒口”,这是宋代定窑烧制的一个独特工艺特点。到了清代,随着烧制工艺的提升,乾隆时期的仿定窑已经不再采用覆烧法烧制瓷器,因此不会有“芒口”出现。
最后,通过纹饰进行区分。宋代定瓷上的纹饰大多是花鸟鱼虫之类的图案,清代仿制品则喜欢雕刻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,并且在器物底部的款识,大多雕刻有“大清乾隆年制”的字样,因此通过纹饰,能够让我们一眼辨别是否为仿定窑瓷器,当然,如果通过纹饰区分不出来,那就还要通过以上三种方法来辨别。
清代乾隆年间,国力强盛,社会稳定,因此为定窑瓷器的仿制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基础,而清代陶瓷艺术家唐英,在监制这些仿定窑瓷器时,也将自己对仿古瓷器的独特见解溶于其中,因此让单纯的“仿”变成具有延续性、创新性的“创”,对后世瓷器的烧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